【抢鲜看】治水 治岸 治路!中建三局助力武汉东湖“水润城兴”!
翠烟缭绕 静娴毓秀
在江城武汉
临水远眺东湖
满目清新春意
它好比城市的“眸”
凝聚着城市的清澈与灵动
近日
《人民日报》整版报道
《武汉东湖主湖水质稳定保持在三类,
为近40年来最好水平,主要做法——
流域齐治 湖塘并治 水岸同治》
聚焦武汉东湖
水环境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成效
其中,中建三局投资建造的
武汉大东湖深隧、武汉东湖绿道等项目
助力东湖治水、治岸、治路
打造绿水青山、生态人居的“武汉样板”!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原文
治水 武汉大东湖深隧
作为城市建成区的大型湖泊
武汉东湖曾承载城市供水、农业灌溉、
水产养殖、调蓄防洪等多种功能
上世纪90年代起
东湖100多公里湖岸线
生活污水等直排湖中,污染严重
东湖水质一度跌到劣五类
2017年8月
由中建三局承建的
全国首条深层污水传输隧道——
武汉大东湖深隧开工建设
这条平均埋深超过30米的污水隧道
实现武昌片区现有3座污水处理厂
和在建北湖污水处理厂“四厂合一”
将半个武昌城污水
以150万吨/日“运力”传输至
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
项目于2020年9月正式投用
已进入常态化通水运行阶段
累计处理水量超8500万吨
有效缓解了城市污水处理厂用地局限、邻避效应
系统解决了区域污水处理、内涝防治
和初期雨水控制等问题
减轻了东湖周边排污处理压力
目前
东湖骨干污水收集系统逐步建成
在武汉大东湖深隧
各预处理站调度指挥中心
工作人员只需动动鼠标
便可看到深隧各个点位的
水位、设备运转等情况
为东湖打造了一条排水收集及传输主动脉
助力东湖主湖水质进入加速提升期
据2020年10月至今年3月监测数据
东湖主湖水质稳定保持在三类
达到近40年来最好水平
◆ ◆ ◆ ◆
治岸 武汉东湖绿道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
“填湖造地”“围湖养鱼”
到90年代的城市发展建设
东湖水域岸线曾遭受不同程度侵占
2015年12月
作为湖岸建设主要工程的
武汉东湖绿道工程开工
中建三局
参与项目一期、二期建设
建设绿道锁定湖岸线
推动沿线产业绿色蝶变
绿道全程采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充分利用原有湖边坑塘、沟渠、
林地、草地和湿地构建海绵体
雨水可通过绿色植被、水生植物再过滤
有效消减了汛期强降水对岸坡的直接冲击
也减少了污染入湖
如今
全长101.98公里的东湖绿道
像一条长长的项链,24小时开放
沿着湖岸线和湖中岛屿蜿蜒延伸
移步易景,时而山丘、林地
时而岛屿、湿地
为市民提供全天候、全时段亲水休闲场所
改变和丰富了城市公共空间
已正式获准加入联合国人居署
“改善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示范项目”
◆ ◆ ◆ ◆
治路 武汉东湖通道、两湖隧道
东湖原本是城郊湖
随着城市扩张
跨东湖风景区、东湖高新区、
洪山区、武昌区、青山区等5个区的东湖
逐渐被城区包围
东湖绿道周年公路窄,汽车多
给东湖造成了巨大的环保压力
2012年
由中建三局承建的
国内最长的城中湖隧道
武汉东湖通道开工
与最初规划的“短隧方案”相比
武汉东湖通道长度增加了5公里
并增建穿团山隧道
但武汉市委市政府最终采取该方案
该方案不仅不会破坏东湖景观
还利用隧道开挖土方
为东湖增建了九女墩湿地公园、
东湖东路亲水平台、湖心岛等新“亮点”
开挖东湖隧道前
中建三局对东湖湖底清淤200万方
为净化东湖水质作出了有益贡献
2015年12月
武汉东湖通道10.6公里主线通车
市民驾车从二环线红庙立交出发
约11分钟即可穿越东湖
2020年12月
中建三局以联合体形式中标
武汉两湖隧道(东湖段)主体及附属配套工程
作为武汉市重大市政工程
武汉两湖隧道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
城市水底双层超大直径隧道
东湖段主线全长11.43公里
采用14.5米超大直径盾构施工
为中建系统首条12米以上超大直径盾构项目
项目建成后
可有效分流东湖风景区周边道路
如东湖南路、卓刀泉南路的交通压力
形成交通保护走廊
提升景区周边的慢行交通品质
方便更好地保护和管理景区
◆ ◆ ◆ ◆
江河湖泊
是武汉的城市之魂
中建三局
助力武汉滨水生态绿城崛起
主创丨局企业文化部
编辑丨童 威
审核丨叶 青
【相关推荐】
【聚焦】 国内首个“城市自然共同体商业”开业!中建三局打造重庆新地标!
【近期热点】
【抢鲜看】建证百年 同心筑梦!百部纪录电影进百企《党史大讲堂》暨中建集团2021年开放日在三局启动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